數年前的一個新聞,一位媽媽帶著兒子上公車,因為沒人讓座而破口大罵......
其實,讓座這種行為,就跟捐款一樣,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,完全取決於個人,可以讓就讓不可以讓就不讓。
所以,看到網友回覆。
「那小孩看起來就很大了,為什麼要讓?」
很好,對方看來沒有需要,所以不用讓。
「會坐公車的人,都嘛是小市民,平時工作都很累了,為什麼坐個公車還要讓位。」
沒錯,佔到位子的人有權利坐到下車。
「態度這麼差,為什麼要讓......」
......讓位跟態度差有什麼關係啊?
我一頭霧水,問題是持這種論點的人,還佔了90%以上?
我真的老了嗎?
讓座是一件好事,好事要不要做,不就應該取決於:
如果這兩個問題都是肯定的,那就可以去做了!究竟,好事就只是協助對方解決困難。這樣的付出,不需要去期望回報,又為何會跟對方的態度有任何關係。
從小父母就教我,一件事的「做與不做」,只問「該不該做」?如果「應該做」,那就去做!
經過這幾年的社會洗禮,我大概理解別人的態度,確實會影響我們伸出援手的意願,一件好事要不要做,最重要的條件-是自己願不願意。
但是,我還是想為這位媽媽說一下話。
網路上總是稱呼行為特殊、脫離現實的人為恐龍。我只能說,所有的恐龍在地球都己經絕跡,恐龍之所以為恐龍,只是因為他(她)不被瞭解。
這位媽媽為了座位破口大罵,這不合常理的事,讓媽媽被稱為恐龍,一個人為什麼會做出不合常理的事,是否可以先瞭解一下,說不定是這媽媽家裡遭逢變故?或是這個小孩有健康的問題, 真的需要座位?
所以,當別人讓我們感覺不舒服的時候,多花幾分鐘的時間,確認一下為什麼?並不會很麻煩。
就好像孩子回家告狀,在學校被同學打,我們也是先瞭解原因,先問:「同學為什麼要打你?」,而不會要求小孩直接反擊:「那你有沒有打回去?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