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前,誰來說故事

文章分類:爸媽傷腦筋  作者:哦哦

    每個禮拜五到禮拜日,我們都會用30~60分跟小朋友講睡前故事。

    為了練習自己創作能力,我都盡量講自己寫的睡前故事。但是,在看完教育心理學及戲劇式寫作教學等相關書籍後,我決定在睡前故事時間,我要變成一個聽眾,由三個孩子來講。

    本來老公不贊同,因為,我們家老三才幼幼班,怎麼可能要求他講故事呢?

    沒想到,老三是三個孩子裡最愛講故事的小朋友,只是故事的邏輯性差,不過,有具備完整故事的雛形。

    現在,執行由他們故事的時間也有5個禮拜,在上禮拜開始,老大跟老二的故事內容,邏輯性開始變得很強,而這個禮拜的故事更是讓我讚賞,所以,幫他設立這一個「睡前,誰來說故事」專區,專門幫他們發表他們的原創故事。

    為什麼讓小朋友說故事,因為講話跟寫作......

    講話跟寫作的目的都是為了“影響”別人。

    想要寫出一篇好作品,有三個要件,第一是掌握文字的能力、第二掌握專業知識(作文題目)的能力,最後一則是掌握聽眾的能力,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個,因為這能力決定了文章的“影響力”。

    很有趣的是,學校在教作文時,只有第一及第二項能力的培養,在掌握聽眾的能力的這一塊教學卻是為零。

    要如何讓孩子學會掌握聽眾呢?

    只能說,學習最好的方法便是練習,就讓小朋友不斷地表達,組織自己的語言。而這個練習,又有什麼比得上,可以天馬行空的“故事”創作更為有力呢?

    當然,故事說完時,我們都會再問一句,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事呢?好讓他們的故事是有目的的,而不致於雜亂無章。

    說故事對寫作的好處

    許多研究發現,人類寫作之時大約花了2/3的時間在計畫文章的內容,即思考要如何寫才能影響別人?

    有一個研究請來大學生跟小四學童,其中一組大學生跟小四學童讓他們在一小時內完作一篇文章。寫完後,再請他針對同一篇文章的主題,以口語方式創作出來;另一組的大學生跟小四學童則是先說再寫。

    結果發現,兩組的小四生在口語創作的內容明顯優於文字創作,且內容也更為豐富多元;而兩組大學生的口語創作及文字創作卻無顯著的差異。

    這是因為,國小以下的學童,對文字的掌握能力弱,寫作時間幾乎耗在如何正確使用文字上面。

    文字掌握跟專業知識,在求學過程中,學校的教育足以讓孩子慢慢成長。但在掌握聽眾的能力方面......

    只能說,老師如何有時間,讓每個孩子都說上10~20分的故事,而且,還要針對故事內容加以引導。

    相信我,孩子們的故事,聽的時候是要打起12萬分的精神......